“中小学创客教育第一人”谢作如:保护学生有趣并能打动人的创意
导 读
致敬魅力教师系列之十。
推荐语
从门外汉到国内最早研究Scratch和Arduino课程的一线教师,他被推崇为“中小学创客教育第一人”。从最开始的无意而为之,到如今的顺势而为,他让更多学生爱上了“造物”。他给学生看似“无用”的教育,却让他们受益终身;他不追求高大上,却成就了一批科技奇才。 他说,创客是自己的梦想所在,会继续一步步向前走。
陪着学生在“造物”中学习
谢作如
浙江省温州中学创客教育工作室负责人,温州市享受教授级待遇中学高级教师,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研制项目组成员。出版有个人专著《S4A和互动媒体技术》《Arduino创意机器人入门》等。
虚实结合的安卓娱乐机器人、可穿戴的睡眠检测仪、可以用凌空手势解开的锁、可以孵出小鸡的恒温箱……这些作品很难想象是出自学生之手。
每天,在浙江省温州中学的创客空间,都会有许多“小创客”利用课余时间来这里进行创作,而学生自发来到这里的原因,除了个人的兴趣爱好之外,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善于挖掘出他们的潜力、为他们开启一扇扇门的人生导师——谢作如。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谢作如获得SERVE大奖, 作为国内最早研究Scratch和Arduino课程的一线教师,谢作如当年并没有想到,自己若干年后被推崇为“中小学创客教育第一人”,他所倡导并积极推动的创客教育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一切都是无意之中,我们就是要把无意变得有意。”正如谢作如在获得SERVE奖的获奖感言中所说,自己从最开始的无意而为,到如今的顺势而为,通过课程、空间、活动,让更多有心做创客的人找到更好的轨迹,也让更多的学生爱上“造物”,为他们开启新的研究领域。
“玩”出来的创客教育
“如果不是为了陪孩子玩,也许我不会走上创客教育这条路。”每每谈及走上创客之路的原因,谢作如总会想起儿子谢集。
2006年,温州中学负责机器人竞赛的辅导教师改教物理,不再教计算机。为了填补这个空缺,当时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组组长的谢作如亲自上阵,教学生学习机器人课程。同时,他决定利用现有资源,顺便带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如何“玩”创客。
制作机器人是一项很综合的活动,在谢作如的带领下,儿子谢集从幼儿园开始就玩机器人,一年级时就学习Scratch,后来玩3D打印机、App inventor、Python等。几年来,谢作如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见证了国内创客教育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儿子谢集通过各种创客活动,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兴趣广泛。谢作如认为,这种在“动手造物中学习”的教育方式也适用于更多的孩子,他想借此让自己的学生也发生改变。
谢作如和学生们很快就爱上了机器人竞赛这项高科技活动。2009年,谢作如带几个学生参加机器人比赛,原以为可以拿到全省第一,没想到却被一个职高的学校队伍打败了。输了比赛,参赛的两个学生决定自学单片机知识,要自己做一个机器人。谢作如自掏腰包,买了焊台之类的工具和各种电子元器件供他们研究。机器人做好后,两个学生带着学弟学妹参加了温州市级比赛,由于在性能方面比不过厂家制造的机器人,最后连参加省赛的资格都没有争取到。
几经失败后,谢作如开始反思,学机器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比赛,能否把机器人的知识融入其他方面?比如,利用传感器对家用电器进行智能控制等。为此,谢作如尝试让学生结合研究性学习,将机器人的知识应用在科技创新项目中。比如,有学生研究教室的智能灯光控制项目,把传感器、智能控制、无线遥控等技术都用上了。2010年,学生在“温州市大中小学生环保作品设计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3个一等奖的好成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已经慢慢踏入了STEM教育领域。
一步步向创客教育迈进,谢作如名气也越来越大,逐渐与国内研究STEM教育的一些同行们取得了联系,成为朋友,而这也帮助他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带领学生做数字文化创作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吴向东,带领学生做数字化探究的北京景山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吴俊杰……这些在STEM教育领域深耕的同人给谢作如带来了许多新的启示。
借鉴他们的经验,谢作如感觉,仅仅编个程序让机器人跑起来比较单一,还有没有更多玩法?几经琢磨,谢作如通过看互动装置艺术、新媒体方面的书,开发了“互动媒体”课程。比如,将手机与电脑连接,手机在外面经阳光一晒,电脑里的向日葵就会随之变化,虚拟与真实的界线被打开。这些尝试开始引导学生把新奇的创意变为实际的作品,并开始从研究有用的技术转向研究有趣的技术。
此后,谢作如作为联合发起人,组织了国内第一个民间创客教师团队——猫友汇,这是最大的教师网络研修社群,聚集了国内一批对STEM教育、创客运动感兴趣的教师,交流以Scratch和Arduino为核心的创客技术和课程资源。因为觉得STEM还不够吸引学生,他们自发给STEM中加上了A(艺术),形成STEAM教育,无意中和美国的STEAM理念对上了。
2013年8月,温州中学承办了全国第一届中小学STEAM教育论坛,谢作如邀请了国内创客圈里的大咖们给老师们讲创客。他还将STEM教学与创客项目进行了对比。谢作如认为,创客项目具有高科技、贴近生活、综合性强、可玩性强以及多人协作等特点,这就是最好的STEM教育资源。
“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是从不同维度描述同一教育内容,或者说彼此互为方法论。事实上,无论是动手造物还是跨学科,以及团队协作等,传统教育形式里都有涉及,但传统教育中没有的就是开源、分享。”谢作如强调,开源和分享是创客教育的灵魂所在。比如,他开发了“互动媒体技术”课程,那么其他学校可不可以模仿?许多学校可能就是看了一下课程名称,然后再重新去开发,浪费了教育资源。其实,开源在创客教育里是基因,只有强调开源,才能影响更多的人。
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STEAM学习,将书本上的知识在造物过程中用起来,正是谢作如与同行者们的初衷。
给学生创造一间“梦想实验室”
2008年,学生徐持衡因信息学奥赛而获得保送清华大学的资格。不用准备高考的他打算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看到学校在科技创新和动手实践方面缺少氛围,他便寻求谢作如的支持,创办了学生社团——科技制作社,并用自己的奖学金买了许多DIY材料,供社员焊接和拼接。而这位具有创客精神的小创客所创办的社团科技制作社,便是温州中学创客空间的前身。
如今,许多人都认为搞创客教育太耗钱,认为建设一个创客空间需要高投入。而在谢作如看来,现在国内许多学校动辄上百万投入做“高大上”的创客空间,“其实是很浪费的”。温州中学创客空间初期投入仅数万元,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是一个非常具有“复制”价值的创客空间范例。谈及为什么要建设如此简单的创客空间?谢作如坦言:“我希望同行看过温州中学的创客空间后,觉得这是一个每所学校都可以玩得起的项目,与有多少钱没什么关系。我们只要想做创客教育,并尊重每一个教师,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就能将这件事做好。”
温州中学的创客空间是一个具有加工车间、工作室功能的开放实验室。为了丰富创客课程,在谢作如的牵头下,温州中学一批教师共同组建了课程开发团队——他们来自不同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和艺术等,“爱创新、勇实践、做课程、乐分享”是他们的共同特质,如“数学视界下的3D打印”课程由数学教师开发,“走进生活中的3S技术”课程则是地理和信息技术教师合作,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碰撞”,能够迅速让他们成长起来。
在创客空间,谢作如通过各种创客分享活动,鼓励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研究跨学科的综合性项目。高二学生金孜达应用加速度传感器,制作了一个能够监测用户睡眠时身体动态的装置。他说,有了这个仪器,用户就可以知道当前身体的朝向了,还可以知道自己有没有在梦游。
不少女生也成为创客空间的一员,她们爱科技、爱制作,马肃爽就是其中的一位。因为对小鸡孵化过程感到好奇,又不方便去农家观察小鸡孵化,马肃爽和同学潘艺文一起利用创客课程中学到的单片机以及物联网技术,在创客空间动手制作了小鸡孵化恒温箱,并成功孵化了小鸡。小鸡孵化这个跨学科项目,不仅让马肃爽将物理、生物书上的知识学以致用,也让创客空间的师生感受到新生命诞生的喜悦。
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这里成为现实,而这些看似“无用”的学习,却正是谢作如所提倡的“无用之用”。他认为,这些作品中恰恰蕴含着学生基于实践的创造力,是真正“有用”的创客教育,“创客教育应该关注‘无用’的学习,关注个性化的造物过程,关注学生的创意是否源自生活,是否有趣并能打动人。许多时候,也许‘无用’才更易培养出学生单纯的、真正的创新能力”。
“这一路上只有‘得’,没有‘失’”
谢作如一直致力于成为一个发现者,他渴望学生能在自己搭建的平台上大放异彩,也一直尽自己的努力给予他们最无私的帮助。
在温州中学的三年中,学生陈俊廷没有参加任何一个比赛,也没有拿过任何一个奖项,他在创客空间就是不停地“玩”,但他玩出了名堂。在一年一度的学校文艺会演上,陈俊廷和他的伙伴希望通过一个好的创意,给大家奉献一场精彩的节目。经过讨论,他们决定设计一个荧光舞。如何把荧光、舞蹈以及音乐配合起来,并且需要灯光与音乐之间同步,不同舞蹈成员之间的配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陈俊廷反复研究、调试,最终确定了一套方案,这其中碰到困难时,谢作如总是放下手中的事,第一时间帮助他一起解决。最终,在学生们的努力下,节目大获成功,拿到了文艺会演的一等奖。
“谢老师总能发现学生的潜力,并一直鼓励我们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创造力结合起来。” 陈俊廷说。
为什么谢作如在创客教育路上如此“痴情不悔”?
谢作如说,有一个记忆深刻的故事一直激励着自己不断前进。2014年,在常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小学STEAM论坛上,主讲人吴俊杰给老师们讲电路板等相关知识。这时,一位山东女教师问他,作为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为什么要研究这些?吴俊杰告诉她,现在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太滞后了,吸引不了学生,他希望所有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有尊严地站在讲台上。听后,这位教师泪水夺眶而出。谢作如对此深有感触,“我们要让更多的教师觉醒,让教师有尊严地站在讲台上,有勇气把教材拿出来进行修改,不断增加更多新的内容”。
现在,从温州中学创客空间走出去的学生,有的已自主创业开了科技公司,有的已出国继续深造……谢作如不仅将本校学生培养得很优秀,还扶植了其他学校的学生。2014年,学校的创客空间派遣师资扶植温州实验中学开设创客课程、开展创客教育。而后,温州四中、乐清中学、昆阳二小等学校的教师分别加入创客教育的研究团队,创客教育初步向温州地区辐射。
“从个人而言,我觉得所有付出都有回报,甚至常常会给我惊喜。现在,我觉得一路上只有‘得’没有‘失’。”谢作如说。这位创客达人的梦想是,让所有的中小学都能有一个创客空间,就像图书馆一样成为学校的基本设施。“在创客空间里,教师陪着学生做各种各样有趣的东西,带领他们做项目、做研究,给学生们留下一个快乐的青春回忆。”谢作如笑言。
记者手记
播下“创客”的种子
好好的语文老师不当,为什么会选择做“创客”?
谢作如常常会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那时,哥哥买回来一本收音机制作的书,让谢作如一下子就着了迷。由于当时环境的限制,收音机没有做成,但这些神秘的电子器件在谢作如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并且一直影响着他日后的发展。
这样的经历不仅谢作如有,在他的学生身上也发生过。他一直记得,曾经有一个女生来到创客空间找各种各样的车轮,只因为她从小到大的梦想就是做一个汽车。
这些经历,都让他坚定了做好创客教育的信心。他不想让自己的学生只会考试,而是让学生学会造物,学会学以致用,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谢作如不是功利主义者,面对各种发明大赛的诱惑,他并不看重结果,面对“创客能够带来什么,步入社会是否有用”的问题,他在乎的是关心、爱护每个学生,并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让他们收获梦想,更收获信心和快乐。
做“创客”需要一颗守得住寂寞的心,创客空间成立了,有的学生经常来,有的学生新鲜劲一过,可能就不来了。但谢作如一直相信,只要来一次,就会有作用产生,没准会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颗“创客”的种子。
因为有了这种相信,在创客教育的路上,从孤单的一个人到如今的一群人,谢作如和同事们看到了“创客”的价值,发现了“创客”的意义,也产生了更大的信心和兴趣。
“真的想做一件事情,总会找到办法。”谢作如常常这样激励着自己,坚持下去,总会做好。他用自己的柔软的行动,追逐梦想,改变教育。
by 本报记者 钟原
别人眼中的他
“有困难找谢老师”
邱奕盛
谢老师的头衔有许多,有时多的感觉说不完。但不管谢老师的头衔有多少,他在我们眼中永远是我们的好老师。
谢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好像不需要睡觉。我晚上12点多联系他,也可以马上回复我。据说有同学早上五六点钟找他,他还在线。每次中午在创客空间,他有时也在我们旁边盯着电脑,忙他的工作。我从内心感觉谢老师很热爱他的工作,所以能够一直坚持下来。
谢老师也碰到过一些困难,但是他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表现出惧怕的情绪,他总是那么从容、淡定,这也给了我们继续创作下去的信心。每当我们拿出一个天马行空的项目时,他总是说“支持!全力支持!”当我们碰到困难时,他也总是给予我们最需要的帮助。因此,“有困难找谢老师”便成为我们之间的佳话。
当我们的项目完成后,谢老师总是会说上几句,时而褒扬,时而批评。他很爱评价,也让我养成了一个爱“插嘴”的习惯。我当社长以来,每每看到别人的项目,也总会给出自己的评价和建议。谢老师就是这么一个喜欢“纠错”的人,他总是想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比如我们这里有一个编程大神,但他的表达能力不是很好,谢老师就一直坚持让他进行演讲和分享,以此锻炼他的口才能力。
谢老师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在陪伴我们的这么多年来,他似乎把我们都放在了和他的妻子、儿子一样重要的位置。
作者系浙江省温州中学学生
一个坚定的守护者
吴俊杰
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所在,只要你真心对待它,种子的力量会自然给我们一个物种多样的世界,这就是生态的神奇力量。谢作如在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界就担任了这样一个生态卫士的角色,他是一个实践者、一个专家、一个社会活动家,但我最敬佩的是他是一个守护者,守护着那个柔软的改变教育的希冀。
塞罕坝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那样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因为被人类过度屯垦变成了荒漠,恢复它的最好办法是改变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守护正能量和建立一种机制。谢作如就是创造和维护这种机制的人。无论是他在带学生,还是守护自己的创客空间,还是培养其他教师或研究生,这些工作都比不上那种维护创客教育的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大。因为创造本身是快乐的,只要给它时间,这种快乐会自然生长起来,只要别让实施者一开始就觉得这是作秀,别让一些一开始就在蹭热点的人浑水摸鱼,创客的森林自然就会蓬勃发展。这片森林会滋养我们自己,荫蔽我们的后人,而守护者那坚如磐石的脊梁,也将随着历史的发展,印记在各种人的心中。
作者系北京景山学校信息技术教师
内容来源 | 中国教师报
微信编辑 | 波音
微信投稿、商务合作等请联系中师君
(微信号zgjsbhh)
荐读
点击“阅读原文”,惊喜价抢购“最好的方法系列图书”